12月4日,天津市科技局公示了2023年东西部协作科技援助项目拟立项情况,其中,食品领域有11个项目。[详细]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致力于鸡肌内脂肪(IMF)沉积的遗传基础研究,在鸡肌内脂肪沉积分子调控机理解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明确了脂肪酸从头合成在IMF沉积中的贡献,鉴定了调控IMF沉积的关键基因,为优质鸡肉的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详细]
12月1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公示了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奖补资助名单,其中,食品领域有2项国家标准进行奖补资助。[详细]
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团队发掘了调控大豆开花期的又一重要基因qFT13-3,解析了其分子机制,阐明了该基因在改良大豆高纬度适应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详细]
12月18日,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2023年度通过广西科学技术奖行业评审进入综合评审成果,食品领域有25项,公示期为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1日。[详细]
近期烟台市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寒潮降雪天气。随着气候逐渐步入严冬,寒潮天气将越来越频繁,降温剧烈、气温低、降雪强、风力大等情况时常出现,对烟台市蔬菜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为减少寒潮风雪天气危害,保障蔬菜生产,现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如下,请各地参考。[详细]
近日,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通知,下拨2023年度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奖金,其中,食品领域有31个项目。[详细]
12月4日,天津市科技局公示了2023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等拟立项项目,食品领域有17项,均为2023年天津市企业科技特派员拟立项项目。[详细]
作为我国食品领域的科技盛会,11月30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 2023“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工作会议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颁奖大会”于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隆重举办。[详细]
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审定,决定对2022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优秀项目及先进个人予以奖励。[详细]
近期,渔机所智慧渔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针对窄带信号体制下单体鱼回波检测识别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通过基于宽带信号回波特征的单体目标识别技术,采用鱼群声学回波建模和算法仿真及实验,开发了基于单体鱼宽带回波信号特征的单体鱼宽带回波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回波信号匹配滤波输出脉冲时域特征和瞬时频率特征,实现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高准确率、低误判率的单体目标回波检测,有望为深远海大型养殖水体等养殖场景下的单体鱼回波检测提供新方案。[详细]
11月20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4年省重点研发第二批(国家科研项目定向择优、揭榜挂帅等)拟立项项目和经费安排,其中,食品领域拟立项项目12个,安排经费4340万元。[详细]
12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种质资源团队在《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系统揭示了新的APETALA2-MYBL2模块调控植物种子中原花色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对阐明植物原花色素的合成和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改良紫花苜蓿等饲草原花色素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详细]
12月8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人选和项目,其中,食品领域有20项项目通过评审,包括自然科学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详细]
针对当前主产区苗情长势和存在问题,要以“促弱控旺、肥水调控、抗旱防寒、防病除草”为重点,因地因苗细化技术方案,扎实开展精细分类指导,落实落地田管措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打好来年丰产基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