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南亚所休闲农业研究室在澳洲坚果油应用(作为可可脂替代物)领域取得新进展。利用低分子量凝胶剂制备澳洲坚果油凝胶,并表征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研究了油凝胶化对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及澳洲坚果油凝胶替代可可脂的可行性。[详细]
本研究以100只羊霖肉和背最长肌食用品质差异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了8种差异物质相对丰度和活性变化,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明确了PKM2、PGK1、PGM1、ENO3、MYBPC1、MYLPF和TNNI1可作为真正表征宰后羊肉食用品质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确证了表征羊肉食用品质的生物标志物,为阐明宰后肌肉食用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详细]
相关性分析表明,肌原纤维蛋白对肉豆蔻醚、茴香脑和草蒿脑的结合能力与肌原纤维蛋白的表面疏水性、ζ电位值和α-螺旋含量高度相关。研究结果为超声调控肉类蛋白与香辛料源风味物质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有助于促进鸡肉蛋白食品的风味调控。[详细]
7月13日,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其中,食品领域有16项项目获奖,包括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0项。[详细]
6月26日,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晓举一行到湖南省食用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座谈,签署合作协议,与湖南省农业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杨正华共同为全国特色食用油功能与营养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创新中心揭牌并讲话。[详细]
为帮助奶牛养殖场节本、提质、增效,渡过阶段性生产困境,稳定奶业生产基础,黑龙江省奶牛养殖生产指导服务专家组与黑河市专家组一行六人在黑龙江市召开黑河市奶牛养殖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会议。五大连池市、北安市、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等畜牧工作人员及奶牛场相关人员线上参加会议。[详细]
6月27日-7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缅甸耶津农业大学(Yez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U)依据外交部“澜湄项目”任务安排,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缅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培训交流会。[详细]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与营养淡水池塘养殖生态环境调控创新团队针对多环芳烃在河口水域渔业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及对不同生活习性水生动物影响等问题,聚焦性监测了17种河口野生鱼类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源、分布特征,阐明其与鱼类食性、地理分布的相关性;揭示了食性途径对多环芳烃生物累积的影响,为研究多环芳烃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转化和迁移提供了理论基础。[详细]
7月7日,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食用菌智慧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工作推进会在东营召开。[详细]
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进展回顾了近十年来乳液凝胶的分类、制备方法、原料改性方法、加工方法和相关工艺参数对乳液凝胶结构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详细阐述了乳液凝胶作为生物活性物质载体、脂肪替代物以及3D打印材料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现状,并对乳液凝胶在食品行业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未来展望。[详细]
植脂奶油是一种典型的食品乳液体系,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植脂奶油的主要来源是氢化植物油,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且长期摄入吐温等合成乳化剂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增加罹患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不能满足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详细]
7月10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公示了2022年度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拟兑现奖励清单,其中,食品领域有7项。公示时间为2023年7月10日至7月14日。[详细]
7月7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3年第一批拟备案的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验收项目,食品领域有32项,面上科学基金项目1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项。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3年7月7日至13日)。[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品质化学与加工利用创新团队研究构建了一种简约、通用和高效的油脂代谢物精细结构鉴定新方法,为挖掘新型功能性脂质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食品分析、药物分析和环境分析等领域未知代谢物结构鉴定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详细]
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进展回顾了植物蛋白乳化剂具有乳化性能的原理、影响因素,分析了蛋白质乳化性现有的表征及修饰方法,总结并展望了植物蛋白乳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其存在的主要差距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植物蛋白乳化剂未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