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微生物
9月5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4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其他污染等问题。[详细]
中国热科院海洋微生物团队在热带水产病原毒力调控因子和新型毒力因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报道了鱼类重要致病菌杀鱼爱德华氏菌EnvZ/OmpR双组分调控系统调控因子OmpR在细菌抗逆性和致病性中的作用,并揭示了其调控机制;报道了杀鱼爱德华氏菌新型毒力因子------七跨膜蛋白YccA的毒力作用与免疫逃逸功能。[详细]
为解决上述问题,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我国水产领域首个现场型快检技术平台。该方法基于纳米级有机荧光微球的示踪技术,开发出一系列针对特定药物和环境污染物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检测卡,通过3D打印配套研发了便携式荧光读数仪和手机控制软件,最终实现典型水产品药物和环境污染物残留的现场型快速检测,做到有手机就能检测,有力地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承诺达标合格制度。[详细]
9月1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4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达标。[详细]
日前,SCI收录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7.425)发表四川农业大学茶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贾文宝和2020级硕士研究生赵以桥科研成果。该成果证实红茶加工过程的揉捻和发酵工序中微生物作用对红茶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郑浩课题组(www.zhenghaolab.org)在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微生物组》(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液滴微流控平台,对蜜蜂肠道单个细菌进行皮升级液滴培养和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分析展示了蜜蜂肠道微生物的菌株水平多样性,揭示了不同细菌属中潜在新菌株的存在。[详细]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25期通告,通报了不合格食品25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及其他指标等问题。[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仁果类果树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揭示了长期不同土壤管理模式下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多样性、群落结构、宏基因组功能(PICRUSt分析)和群落构建机制等方面的差异,相关成果发表在《应用土壤生态学(Applied Soil Ecology)》上。[详细]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饮料、食糖、蜂产品和食用农产品等6大类食品492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产品明示标准进行检验和判定,所检项目检出不合格样品4批次,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达标。[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科研团队揭示了大肠杆菌O88通过氧化磷酸化和核糖体途径诱导肉鸭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为有效防治肉鸭的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与感染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上。[详细]
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2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质量指标、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详细]
2023年11月14日,比利时联邦食品安全局公布了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物限量标准,包括1519项标准。[详细]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26号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2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质量指标、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详细]
近期,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饮料,蔬菜制品,酒类,蜂产品,方便食品,饼干,粮食加工品7大类食品434批次样品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其中饮料,蔬菜制品,酒类,蜂产品,方便食品,饼干6大类6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禁用兽药、质量指标不达标的问题。[详细]
近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农用微生物团队在微生物学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IF=9.0431)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吡咯喹啉醌(简称“PQQ”)促进连作土壤养分活化和抑制土传病害的调控机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