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毒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创制了可高效吸附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实现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和玉米赤霉烯酮等5种霉菌毒素的同步、高效、安全、低成本去除。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详细]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4年3月29日,荷兰通过RASFF通报美国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超标。[详细]
经常有媒体报道,因食用自制食品导致肉毒毒素中毒。肉毒毒素听起来离生活很遥远,但它也可能潜伏在食品当中,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自制食品中为什么会出现肉毒毒素?怎么吃才能远离肉毒毒素的威胁?[详细]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吴海燕等研究发明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暂养脱除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10332116.0。[详细]
2024年3月6日,韩国食药部(MFDS)发布中国产花生及加工坚果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检查指示,自发布之日实施。[详细]
近日,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张红印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IF=14.224)发表研究论文,研究了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对隐球酵母Y3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酵母自身代谢的影响。[详细]
2024年3月11日,法国食品安全局消息,该局发布了《食品传播的生物危害描述表:曲霉和其他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霉菌》,该文件更新了关于通过食品传播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的危害描述。[详细]
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质量安全所粮油安全与营养创新团队关于镰刀菌毒素生物降解的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JAFC)与Biological Control上同日发表。[详细]
10月7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19期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18批次,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质量指标、生物毒素和食品添加剂不合格。[详细]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基于全转录组学分析,建立了黄曲霉毒素M1(AFM1)和赭曲霉毒素A(OTA)发挥肠道免疫抑制作用的竞争性内源RNA网络,并揭示AFM1和OTA诱导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详细]
近日,意大利卫生部发布紧急召回文件称,Arte delle Specialità牌阿拉比卡咖啡粉中可能存在化学污染风险,因此对部分产品进行召回。[详细]
野生蘑菇虽鲜美,但食用风险极高。在国内,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毒素损害肝、肾等器官,致人伤害率和死亡率极高,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一边是蘑菇中毒事件的频繁发生和对老百姓的健康伤害,另一边则是老百姓对吃蘑菇的热衷不变和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不以为然,如何有效防控人民群众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引起中毒事件的发生?这里,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再次发布“野生蘑菇消费警示”,提醒公众:采食野生蘑菇风险高,切记谨慎小心“打牙祭”,请注意以下几点。[详细]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4年2月21日,西班牙通报我国出口花生不合格。[详细]
近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网站公布了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方向的2个项目验收结果,“火龙果园食用菌菌糠有机替代技术研究与应用”“‘十三五规划’中期海南省土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风险监测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这2个项目通过验收。[详细]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为全球乃至我国近海污染最为严重的海洋生物毒素,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受到国际社会共同关注,是联合国GlobalHAB国际研究计划及“海洋十年”新行动计划重点研究对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