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果树所主持的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苹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进行会议验收。[详细]
近日,中国热科院热带植物病毒病害流行与防控团队在植物病毒致病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揭示了芜菁皱缩病毒TCV CP与拟南芥SGS3(AtSGS3)互作,促进病毒感染的新机制。[详细]
9月1日,广西自治区科技厅下达2023年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计划资金新立项项目(第二批),食品领域有4项。[详细]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食品领域)。[详细]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3年第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心实验室饶正华研究员主持制定的《饲料微生物检验 采样》(GB/T 42959-2023)和谢秀兰工程师参与修订的《饲料中细菌总数的测定》(GB/T 13093-2023)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获批发布,并将于202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详细]
近期,茶树营养与养分管理技术创新团队基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解析了土壤有效磷和磷循环相关微生物群落对长期施氮的响应机制。[详细]
近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淡水鲈营养需求与饲料岗位、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任鸣春研究员团队在大口黑鲈饲料精氨酸营养生理研究上取得新进展。[详细]
祝贺!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公布 (食品及相关领域)。[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在猪基因组选配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提出了新的基因组选配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动物科学与生物技术(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IF=7.00)上。[详细]
该研究对MdMRLK2过表达苹果植株幼苗、一年生枝条和叶片进行低温处理,发现过表达MdMRLK2抑制了苹果植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果胶酯酶(PE)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保持了细胞壁中水不溶性果胶、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从而较好地维持了细胞壁结构物质的稳定性。同时,转基因植株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明显高于野生型植株。更重要的是在低温胁迫下相比于野生型植株,转基因植株中积累了更多的花青苷。[详细]
近日,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Maize PIMT2 repairs the damaged 3-METHYLCROTONYL COA CARBOXYLASE in mitochondria controlling seed vigor”的研究论文。[详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精准育种技术创新团队,率先研发出系列新型植物单碱基编辑器pAKBEs。7月31日,相关成果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详细]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环丙沙星,可诱导斑马鱼发生“双相情感障碍行为(bipolar disorder,BD)”,然后采用多组学技术系统解析了其分子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新的BD斑马鱼模型。[详细]
近期,全国部分地方发生强降雨、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出现畜禽因灾死亡情形。畜禽屠宰环节是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关口,为避免灾后出现重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现提出以下技术和工作措施。[详细]
洪涝灾害后,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炭疽、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增大。为切实做好洪涝灾区动物防疫工作,降低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制定本技术指南。[详细]